查看原文
其他

李扬:我国支付清算规模加速上升 金融与实体经济背离拉大

2016-05-16 IMI财经观察

5月13日,《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6)》发布暨支付清算理论与政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IMI顾问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扬表示,国家金融智库的主要意义在于分析中国的金融生态以及支付清算状况,为更深入的金融研究提供材料。虽然目前支付清算问题难以获得重视,但支付作为货币的首要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针对现今的一些现象,譬如非现金交易的扩大、场外金融市场中央对手清算机制的迅速发展等,他认为这要求监管当局采取更多的措施建立相关机制以提高监管效率。

此外,李扬认为支付清算可反映金融运行、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状态,成为除货币供应链、M1、M2之外又一个反映金融交易真实情况的方面。针对这一说法他举例:一元的GDP对应的支付清算数值增长意味着金融的效率下降了——支撑一元的GDP需要更多的交易。

对于支付清算工作的未来,李扬认为首先需要更全面解释我国的支付清算情况;其次要加强经济和金融的分析;最后还要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加强对人民币跨进支付进行研究。

以下是演讲实录:

李扬: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在重新相聚,我们现在体制上稍微有一些变化,因为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我是在金融所的时候,十几年前我们建立的,当时在全国的研究机构里,研究支付清算我们应当是第一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做了很多研究,为推动中国支付清算发展应该说也做出了一些贡献。

去年大家都知道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上批准设立25家智库,其中就有一个今天叫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而且我们也是25家智库中唯一的金融智库。根据发展规划,这样一个金融智库在我们金融所和经济学部所属这样一些研究中心,研究基地进行整合,现在为止我们整合了十几个研究中心,有些开始活动了。比如说我们国家资产负债表这样一个研究机构,迄今为止我们编了12张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同时我们还有省、市、县的资产负债表,在国内也是首创的,这样的话国家省市县四级的资产负债表,都可以提供给大家,对研究当下最紧迫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债务问题,会提供非常好的参考资料。

再比如我们在去年年底启动了中国债权论坛,这在中国也是第一个。当然中国研究债权问题的机构会议很多,但是专业的研究债权问题我们是第一个。也出了一本年度报告,各位有兴趣的话,下个星期以债权论坛的名义会召开当下中国债务问题的一个研讨会。当然我们也是针对现在债务市场上的乱现象,特别有很多逃避债务的现场发生,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做一些梳理,并提供一些建议。总之在逐渐的整合,我们支付清算中心也是被整合的一个机构。

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金融智库下,我们主要整合的是基础研究,比如资产负债表,债权,还有我们还会再公布的中国金融生态,以及支付清算,应当说都是我们金融研究的基础设施,我们本身会产生一些政策建议理论成果,同时我们这些成果也为更广更深的金融研究提供最基础的材料,我想这是我们国家智库的一个使命。我们在安排中还会有关于低利率和负利率的研究。今天是一种形式,还有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形式,我们会在网上公布,欢迎各位参加。

今天支付清算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特别是学术界,谁是研究支付清算的,好像不多,当然在我们报告里说已经有支付经济学,但是看一下架构也还在初创。但是我想有一个事实大家应当是知道的。货币对于整个经济非常重要,货币的第一个职能是支付中介。那么我们研究的支付清算便是在最根本上研究货币金融问题的这样一个领域。因此它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它被淹没在商品和劳务交易的洪流之下,大家看不到。但是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大家知道在上个世纪70年代兴起的金融功能说,对金融体系定义的时候,认为金融体系有6个功能,其中5个功能都是可被替代的,惟有支付清算不可替代。

就是说整个金融体系我们看到的就是存款、贷款债权买卖,股票发行,这些很热闹的东西,其实背后不可获缺的是支付清算。当然这在今天我们这一期的讨论中也被动摇了,但总之支付清算是非常基本的金融功能。所以针对它来进行讨论,特别作为国家级金融智库为整个金融研究揭示他们平时不太容易看的到的,有助于他们的研究,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出版和会议来向全世界推广和普及支付清算方面的知识,让大家了解它的重要性。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这个支付清算报告已经不是第一期了,每一期都有重点,而且每一期都比前一期深入。这一期大家看到有一个新闻稿,列出了十几个亮点,当时写新闻稿的时候,我们讨论过是不是应该写的集中一点呢?后来发现问题就是现在列的这样子了,因为它对所有的金融活动都有关联,而这样一些关联很难概括在一个体系里面,所以用这种方式,好多点,那么供研究者、媒体各取所需,我们国家支付清算发生很大变化,比如说这个体系,应当说是基本完善。大家看到报告里面列举了11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基本覆盖了大额、小额批量等,覆盖了几乎所有的领域。我们在这里看到更多的是第三方支付,打破了传统的货币当局的垄断,有了更多非中化的支付方式。参加过我们活动的人知道,我们支付清算中心当时设立的时候,就是为了打破货币当局对支付清算的垄断,所以从那时候到现在的会议,我们主要的参加者就是各种各样非主流的支付清算机构。现在证明这样一个推动是对的,我们这样去推动在中国终于产生了一个结果,形成了货币当局为主各路大军配合的支付体系,现在这个体系是建立了。这种情况还在发展,在我们报告里面可以看的到。

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些现象,比如说非现金的交易规模在扩大,这个是具有革命性的现象,因为我们说货币最基础的存在形式,最原始的存在形式现金,银行转帐都是替代物,当然替代过程当中有非现金化,但是现在可不一样,那个时候是纯粹替代物,现在不是,现在是竞争物。于是有可能产生很多非央行的货币供应。数字货币等等在这样一个体系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就有了生长的条件和土壤。

再比如说我们注意到在去年一年,场外金融市场中的中央对手清算机制,发展非常迅速,大概规模超过100多倍。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场上的这个中央对手清算机制,是这次危机之后一个重要的成果。过去说场外,因为在场外交易在表外,所以监管局就看不到,于是就有非常违规的活动在这样一个领域中展开,于是就酿成了2008年全球大危机。所以在应对这种情况时,美国的新的银行法就确认了一定要有中央对手交易。我不限制你的活动,但是你一定要让我知道你的活动,其实中央对手交易它的核心是在这里,不限制,大家看看多德-弗莱克法,是支持这样一些活动的,支持场外,支持表外,但是你一定让监管当局知道,一定要有透明度,一定要有问责机制。那么在中国应当说我们起步的比较晚,但是发展很快,中央对手交易机制建立起来了,而且发展非常快,这对于监管当局全面掌握金融运行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我们监管的质量和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报告里都会发现,有一个好处是今年加大了对国际经验的研究,后面7个部分还是8个部门都是国际经验,按照计划我们会分篇独自在网上挂上,有兴趣可以看。

研究支付清算我们一开始还有另外一个动机,既然它是支付,既然体现了货币的最基本的功能,那么它里面反映的信息就应当能够揭示金融运行、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状态。也就是说现在对于金融的宏观运行我们只知道货币供应链,M1、M2等等,知道社会融资总量,但是这些东西现在越来越不能够完全反映金融交易的真实情况。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找到更全面来刻划金融活动的一些变量。这个变量显然是在我们支付清算领域中,因为你不管你叫什么,你叫债权、股票、对冲基金,你都有资金的移转问题,都有支付清算问题,于是我掌握了支付清算问题就掌握了一切情况,于是我们加强对支付清算金融信息的分析。在这个报告里面揭示了几个信息。比如有一个信息在过去我们说每产生一块钱的GDP需要多大量的支付清算与它相匹配。在这个报告里面过去是53.25块,1块钱GDP需要53.25块的支付清算与它对应。

那么过了一年情况发生变化,在2015年从53.25增加到64.77,说明什么?至少说明第一效率下降了,金融的效率下降了,为了支撑1块钱的GDP需要更多的交易。第二这个效率下降从侧面反映了金融不能很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对这样一个命题我们在支付清算信息中,找到了它的支撑。大家知道这种研究范式在很多地方可以用,一个GDP需要多少万元投资产生,需要多少水,需要用多少电等等,都是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在金融领域要产生一个GDP需要多少钱周转呢?从53块转到64块,效率是下降了。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进一步疏远了,大量金融交易支付清算是在自娱自乐,金融交易金融,是这样一种情况。应当说在我们数据里得到了非常强的佐证。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发现,我们希望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不断的完善我们的研究,我想我们大概是现在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要全面的更加深入的揭示中国支付清算情况,争取做到无一漏网,现在这个数搞不到,但是仅仅拿到这些数字发现很多信息,这是第一要提供一个全面的途径。第二加强经济和金融的分析,为宏观调控提供有效的数据和理论的支撑。第三个在中国人民币(6.5285, 0.0000, 0.00%)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要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个书里也有,大家可以看的到。说实话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现在走出第一步就是贸易融资。后边纯粹的货币交易基本谈不上,只是和我们贸易融资相关。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那么在支付清算这个体系中也可以看到它的一些变化。

人民币国际化特别是如果人民币最终纳入SDR的篮子,就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它的规模虽然不大,大家知道SDR的规模不大,但是人民币进入之后有两个信息必须经常性的披露。第一你的价格如何,汇率如何,因为SDR要定价,五种货币要平均,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去年811汇改就是为了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让人民币定价独立要求的,如果盯住美元,你的价格系统性和美元相关,把你这个货币搞进来没什么意思。所以我们转向盯着一篮子,叫独立的定价,所以以后汇率的问题就很重要了,汇率变化要通过很多支付清算来实现。再一个SDR要确定它的利率,它的利率又是需要通过篮子货币的利率,通过某种方式来集中确定,而这样一些东西实现的基础都是支付清算,所以在这个跑道上可以很清楚的追踪和分析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步调,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换了好几波人,当然我们的支持是持续不断的,在大家支持下到今天应当说是初步有了它的地位,初步有了它成果的形式,我们希望把这样一个重要的事情继续做下去,基于它产生我们智库的成果,基于它产生一些我们金融领域、金融研究领域的公共产品,最后对各位的参与再次表示感谢,谢谢!

编辑  齐涵博 杨肯来源  新浪财经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李扬:全球经济千年之大变局
国务院参事:金融改革必须尊重市场规则
陆磊:2016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夏乐:人民币“双市场”记(附英文原文)
赵锡军:加快推进金融监管综合性改革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大家可将自己的个人信息(需实名认证)和微信发送至后台,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王兆星、埃德蒙、苏宁、任志刚、李若谷、亚辛·安瓦尔、李扬、汉克、夏斌等9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6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互联网金融”、“银行与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